江苏文旅头条|桃李东风争清妍 吴娃起舞醉芙蓉,江苏三所艺术院校惊艳绽放“桃李杯”

发布时间:2019-8-20

2019年8月12日至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音乐学院承办的第12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在浙江音乐学院举行。


作为中国舞蹈界权威赛事之一,“桃李杯”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历程。本次展示活动是“桃李杯”从比赛向展示活动成功转型后的第二届,也是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机构改革后的第一届,更加突显舞蹈教育教学特色和成果展示功能。经专家遴选,共有来自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和海外56所院校的137个剧目、10篇论文成功入围,进行了8场专业展演、2场精品课展示、1场综合汇报演出,以及2场学术研讨会。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对迎。

争忍有离情?

1.webp.jpg

从江苏到浙江,从金陵、锡山到西子湖畔,江苏的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戏剧学校、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等三所院校70余名选手,带来舞蹈剧目7个、精品课2节、技术组合4个及参展论文2篇参加本届“桃李杯”活动。囊括民族民间舞、古典舞、国际标准舞等几大舞种和青年组、少年组两大组别,全方位展现近年来江苏舞蹈教育教学的舞台实践、理论研究和创新育人成果。

8月17日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芬出席观摩“盛世桃李·舞动中华”第12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综合汇报演出,见证了江苏舞蹈新生代的桃李芳华。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吴风锡韵海上来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2003年起,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原创舞蹈连续四届进入“桃李杯”决赛并获得等次奖。今年又有三个作品及一节精品课入围“桃李杯”。由学校自主研发的《海安花鼓课》填补了江苏民间舞中专课程的空白通过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并进行提炼、规范,最终编制成学校的校本教材,总结出海安花鼓“颤”“荡”“摇”三种核心动律特征、“三道弯”的动作体态,以及含蓄、轻快、灵巧、质朴的基本风格。课程的所有音乐设计都由学校老师按照海安花鼓的原始曲谱自行编配录制完成,满含乡音乡情。

2.webp.jpg

     柴泽昂表演的古典舞《梨园一生》,在知名锡剧演员辅导下更具“梨园味儿”,烘托出“角儿”登场时,既潇洒自如、又紧张激烈的舞台气氛。由李思涵表演的民族民间舞《羽化灵蛇》在山东秧歌的基础上向“锡剧版”小青学习,将青蛇历经万难、修炼成人的过程表现得举重若轻、刚柔并济。原创群舞《礼赞苍穹》以顶碗舞为主要元素,表现出蒙古族对于苍穹的崇拜和信仰,舒展豪迈,大气从容。

3.gif

通过锡剧和舞蹈这两大“王牌”专业的双向互动和反哺,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兼容并蓄,立足本来而不忘开拓眼界,让小桥流水间孕育出的吴风锡韵,汇聚成江河湖海的磅礴气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本届“桃李杯”带给江苏舞蹈教育界诸多启示经验:

艺术专业更须重视人文素养和理论提升,方能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浸染、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

打造多学科协同发展、以培养艺术“通才”为目标的课程建设平台,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

探索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校团定向联合培养、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双向互动等机制,提升艺术人才培养效能。

在继承弘扬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广泛吸收,体现出立足江苏、放眼全国的开阔胸怀。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U2OTY2OA==&mid=2651654266&idx=1&sn=c7e85d347e9e07921701247e8ca8adfa&chksm=8bf006d1bc878fc705b9f1e31f9047d73973b72ccea84e3a067e8f33c6f75d134877a4aa8809&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66268418780&sharer_shareid=1416e99c2c67e2c3d47ccbdcce5721ee#rd